golover

潍坊市慈善总会“慈善这十年”典型榜样系列宣传活动——李法曾

发表日期:2022-09-05 来源:潍坊市慈善总会
分享到:

2.jpg


李法曾,男,现年65岁,中共党员,现任山东新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年来,他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为企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内涵,用行动唤起了周边人的慈善爱心,用行动诠释了慈善的真谛。

饮水思源  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父亲早逝,母亲离家出走,是爷爷奶奶把我拉扯大。但李伯伯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助我上完高中,圆了大学梦,我一定好好学习,报效社会……“;“李伯伯,没有您的资助,没有新龙集团的帮扶,我不会有机会重新坐在教室里读书……”“李伯伯,如果没有您的资助,也不会有今天考入大学校园的我……”从新龙集团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厚厚一摞信,随意挑选了几封拆开来看,每一张信纸、每一行文字无不表达着受助孩子们内心浓浓的情谊。

“这些写信的孩子只是受助孤儿中的一小部分,他们来自不同的乡镇(街、区),因为不同的原因失去父母双亲,但社会没有抛弃他们,新龙集团没有抛弃他们。”新龙集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孩子们都亲切地称李法曾为“李伯伯”,他们说“伯伯”包含了他们内心的敬意和亲情。

“慈善事业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救助在校孤儿学生,是我力所能及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我回报政府和社会关爱的一种行动。”李法曾把所有受助的孤儿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关怀、关爱,嘘寒问暖,同时他也深刻地意识到,仅从资金上救助,只能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这还远不够,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这让很多孩子的心灵变得极其脆弱,因此,由他牵头成立了专门的回访小组,自己任组长,每年都对受助孤儿进行定期回访。学校是回访的第一站,通过跟校长和孩子们的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们在校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同学的相处情况,回访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鼓励,生活上的关怀。第二站则是孩子们的家里,孩子们见到回访小组如同见了自己的亲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此情此景与其说是回访,不如说是一场“家庭聚会”,回访小组通过跟孩子们拉家常,更深入了解了孩子们的生活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在校孤儿的情况档案,为以后更好的实施救助奠定了基础。回访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孤儿学生的共同关注,使学校、家庭、企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助推他们健康成长。

据悉,2007年,李法曾决定捐款1000多万元成立“寿光市慈善总会新龙集团助孤基金”,专项用于救助寿光市孤儿上学,并于2011年增资至2000万元,助孤基金每年发放一次,截止2021年已累计发放助孤金300万元,资助孤儿820人次。这也是我市首家以企业命名的救助基金, 2010年新龙助孤基金被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慈善总会授予“山东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荣誉称号,是迄今为止寿光慈善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2021年因为在慈善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李法曾被授予山东省慈善楷模荣誉称号。对新龙人来说,他们的最大欣慰并不是获得奖项,不是举着沉甸甸的奖杯接受欢呼和赞誉,而是来自这些被救助的孤儿,他们最高兴的时刻,就是看到孤儿们在贫困和孤独中露出笑脸,这是他们最大的欣慰,最高的荣誉。

“新龙助孤基金的成功运作,是我们集团寻找了一条很好地回报社会的渠道,也是为社会慈善事业做的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李法曾说,运作好基金,把新龙助孤基金化作一种人间大爱,让这种爱化作永恒,这是他和新龙人共同的心愿。为更好的保障孤儿就业,2018年,经李法曾提议,新龙集团又出资300万元设立“寿光市慈善总会山东新龙集团孤儿成长基金“,为寿光市孤儿就业创业提供了保障。

心怀感恩  情系一方父老乡亲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这些年来,李法曾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只要是乡亲们提出来想解决的问题,就一定认真想办法解决。

为解决周边百姓的喝水难题,李法曾先后投资32万元,帮助村庄打吃水井,让老百姓喝上了甘甜的井水。2020年,投资50万元在常家庄建设文化广场,投资50万元重新硬化了常家庄小学路面。近年来,他仅用于周边村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升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捐款就达150多万元。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王高人,李法曾还时刻关注地方文化事业建设。王高塔是王高及周边的标志性古建筑,又名北宋塔,是寿光古八景之首,称“王高银刹”,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1966年冬王高塔被“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炸毁,千年古塔化为瓦砾,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王高塔,虽然毁了,但是王高人民对王高塔的怀念之情却从未间断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周边村民对王高塔的消逝极为惋惜,盼望王高塔重修之情溢于言表。经多方奔走努力,2010年12月22日潍坊市宗教事务局批准重建慈化寺-王高塔,重建资金均通过社会捐款的方式筹得。李法曾深刻理解周边老百姓渴望重建王高塔的期盼之情,他当机立断决定捐款4000万元用于王高塔的重建,使千年古刹之光得以早日重现,为当地历史文化事业发展再做贡献。

情牵一线  心系职工大爱无疆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是爱心的传递。作为企业“当家人”,李法曾及集团领导班子在带领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在工作上照顾员工、生活上关心员工。

2007年,在企业大跨步发展之时,在李法曾的倡仪下,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助困基金——“新龙集团助困基金”,采用集团和职工对等捐款的模式运行,用于帮助集团内部因病、因灾致困的困难职工走出困境。集团职工王清彬因突出脑溢血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李法曾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安排人送去了3万元助困基金,2019年7月又安排人送去了2万元助困基金,帮助这个家庭渡过了难关。任茂然也是公司的普通职工,他的孩子任蓝天突患重病,李法曾发动公司员工捐款4万多元,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像这样接受集团救助的困难职工不胜枚举。

“企业的发展让我们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人均收入年年增长,福利待遇年年增加。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只要有困难,集团和集团领导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拉我们一把,在这样的企业上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有满满的幸福感。”让新龙人感动的事已经太多太多,员工们都说:“在新龙,李总是领导更是长辈,有这样的关怀,我们除了安心工作还是安心工作。”

洪水无情,新龙在前义无反顾

2018年和2019年,寿光市连续两年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特别是2019年,是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洪水,水漫菜乡、河堤决口、受灾严重。险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我们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保证了生产经营安全,并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法曾的提议下迅速成立100人的“新龙应急救援队”,配备挖掘机、铲车、消防车等应急车辆。8月14日在田柳镇党委的调度下,协助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顺利完成清水泊三分场弥河决堤口的封堵。根据8月15日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调度,立即转战营里镇北岔河村协助灾后重建,拉开了对口支援受灾村庄灾后重建工作的序幕。洪水无情,新龙有爱,两次洪水新龙集团累计捐款近300万元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积极发挥了作为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同时又体现了新龙作为全市一份子的抗洪精神。

疫情防控,舍小家顾大家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新龙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田柳镇党委、政府的部署,迅速成立了以董事长李法曾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制定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全面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疫情期间,新龙集团为保证园区、田柳镇居民正常用热、供暖以及防疫消毒产品不间断供应,面对原煤运输受阻供应紧张的不利因素,采取措施加大原煤储备力度,确保了园区用热和居民正常供暖,同时进行消毒液储备。目前新龙集团已向各医院、乡镇及有关复工单位捐赠消毒液120余吨,全力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大爱无疆,慈善路上有远方

近几年,新龙集团在慈善事业上,坚持初心,持续深入开展各种助学、助困、助孤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持续关注,2021年,集团董事长李法曾被山东省民政厅授予“山东省慈善楷模”荣誉称号,2022年,因为在慈善事业的突出贡献,董事长李法曾高票当选为2021年度感动寿光十大新闻人物,这是继2008年和2015年当选之后,第三次入选感动寿光十大新闻人物,在寿光,这是唯一一个。

大爱无言,在李法曾的影响下,慈善已深深扎根于每位新龙人的心中,新龙人的行动正在成为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座新风尚的风向标。

新龙有爱,爱到永恒。企业在发展,爱心在继续……